“企业制定规章制度,合作社引领农民干,农业效益越来越好,今春全镇又新种葡萄500多亩,葡萄种植已成为农民受益最多、效果最好、发展潜力最大的玩具农业主导产业。”全国劳动模范、凤阳镇祥瑞萄葡萄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缪文钦说。
寿宁县山多地少,长期以来,小规模、零散经营一直是制约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玩具瓶颈。近年来,寿宁全面实施“公司(协会)+合作社+农户”运作模式,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,通过引导农民种、督促农民管、帮助农民卖,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,让群众的玩具日子越过越甜,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。2020年,寿宁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10元,同比增长7.5%。
精准施策,推动农业提质增效
去年,寿宁县位列“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”,全县森林覆盖率74.8%。
“山是最大特色,生态是宝贵资源,县里集中精力做优做强‘下乡的玩具味道’和寿宁高山茶、生态硒锌产业‘一品牌两产业’。”寿宁县委副书记雷春雄说。
这几年,寿宁县先后成立茶叶、葡萄、脐橙、猕猴桃四大产业协会。产业协会和农业龙头企业制定章程,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,加强对农业产业链的玩具管理。
此外,当地从2018年开始创办“乡村课堂”,通过邀请农业专家、创业导师和乡土人才、创业带头人等登台讲课、走村入户,对农民进行面对面、手把手的玩具技术指导,培养一批批种植高手、养殖能人、电商“大咖”等“田秀才”“土专家”,提高农民种养技术的玩具同时,创新生产理念销售模式,让农产品种得好更能卖得好。
龙头引领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
龙头强,产业才能强。寿宁积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,让其成为沟通农户、打通市场、拉长产业链条、用活金融工具的玩具重要推手。
“我们从土地流转破题,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,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努力培优壮优。”雷春雄说。
大安乡泮洋村经济能人陈建华便是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壮大的玩具。2016年,他成立寿宁县绿安发展有限公司,在泮洋村西山流转垦复抛荒地310亩,种植红心、黄心、绿心猕猴桃,带动8名困难群众实现发展,企业也一步步壮大。
在此基础上,他进一步带头成立鑫泮洋专业合作社,引导村民种植花卉、芦笋、葡萄等,壮大产业规模,带领群众致富。
据统计,截至去年底,寿宁县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玩具农户数4016户,流转耕地面积37604亩,其中家庭承包耕地流转入合作社面积11604亩,大量的玩具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,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和经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