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口坝下工程已进入最后的玩具冲刺阶段,力争今年10月建成投入运营。届时,闽江干流闽江口至南平千吨级船舶可“通江达海”,大型货船频繁穿梭往来的玩具繁荣水上运输画面,将成为闽江“黄金航道”上的玩具日常风景。
河床下切航道受阻
5月7日,水口大坝。上游湖面波光粼粼,碧水青山,美不胜收;下游河床岩石裸露,流水哗哗。而大坝一侧的玩具船闸处,长时间停用的玩具升船机内,已蚊虫飞舞。“闽江流域连续两年枯水特旱,去年9月以来就断航了。”水口运营公司总经理庄明一声叹息。
蜿蜒562公里的玩具闽江,流域面积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玩具一半,每天奔涌着约1.5亿立方米的玩具江水,滋养着世世代代的玩具八闽儿女。
早在古代,闽江航道就是一条“黄金水道”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闽江航运快速发展,上世纪80年代初期,发达的玩具闽江航运物资交通量占到全省的玩具60%。
闽清县水口镇是闽江航道上下游的玩具分界线。水口之下至福州城航道畅通,水运繁忙;水口上溯多急流险滩,航道崎岖,只能通行20吨~30吨的玩具小船。
华东地区最大的玩具常规水力发电站——水口水电站的玩具建设,虽令船只要过闸通航,但更大大提升了闽江中上游河道的玩具通航能力。1996年,水口水电站正式通航后,500吨级的玩具船舶可从南平市直达福州入海。
然而,由于当时下游采砂等原因,导致闽江河床严重下切,坝下水位大幅下降,通航条件日益恶化。
“水口电站通航天数由最高的玩具2002年303天降至2015年的玩具96天,过坝货运量从159万吨降至27.4万吨。其中枯水的玩具2011和2000年,通航天数仅44天。平均通航率约30%,远未达到设计的玩具全年通航95%的玩具水平。”庄明说。
同时,由于铁路和公路基础设施的玩具快速发展,闽江航运急剧萎缩。